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行业人力资源平台系统

王英武

作者: 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2-27 04:02:47    浏览次数:465


王英武

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

车工 高级技师

王英武,男,44岁,中共党员,汉族,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技术能手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青年岗位能手、黑龙江省劳动模范、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、龙江工匠、黑龙江省职工创业标兵等荣誉称号,荣获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,是中航工业车工首席技能专家、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
王英武参加工作20多年来,始终秉持“国家利益至上”的价值理念,扎根航空发动机生产一线,刻苦钻研、矢志创新、不断进取,由一名普通车工成长为国家级高技能领军人才。他时刻牢记“动力强军、科技报国”的使命,磨砺匠艺、创新匠技、培育匠才,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和生产制造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
一、传承匠心,攻坚克难

航空发动机被称为现代工业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零部件加工技术要求极高,需要从业者对每件产品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、精益求精、追求极致。王英武传承老一辈航发人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,数年如一日、专注投入,刻苦钻研、迎难而上,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,体现了大国工匠的“英武”风采。

王英武从事的航空发动机产品加工,是机械加工行业技术含金量较高的加工类型,具有小批量、多品种、周期紧、难度大等特点。某新产品的核心部件中心拉杆为细长杆零件,长度和直径比近50倍,零件刚性弱,装夹和加工变形极难控制,产品制造困难。关键时刻,王英武迎难而上、勇挑重担。他日思夜研,反复试验,采取诸多新方法,有效控制了零件装夹和加工变形,从技术上清除了重点航空产品研制的“拦路虎”。多年来,王英武发挥他一专多能的技术优势,与同事一道,集智攻关,使某重点产品加工合格率从10%提升到95%以上。科研产品轴套加工困难,王英武主动承担最困难、最关键的任务,通过自制夹具,提高了加工效率,满足了科研生产的迫切需求。

20多年来,王英武始终保持着一股子钻劲儿、韧劲儿,竭力把航空发动机产品干好、干精,经他手加工的产品没有一件废品,为航空发动机这颗“中国心”提供了坚强的质量保障。

二、磨砺匠艺,追求创新

大国重器,倾心铸之。王英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殷殷嘱托,在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预研、重要零件加工技术攻关等方面,大胆创新、锐意进取,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、新方法、新工艺的研究应用,取得了诸多突破。公司承担的产品研制的每个重要阶段、每个关键时刻,都能看到王英武的身影。某型产品大型薄壁盘类零件,壁薄、外径大,平面度精度要求极高,加工一度“卡壳儿”。王英武认真研究分析刀具和加工参数,在掌握了加工变形规律基础上,创新性地采用全新装夹方法,消除了零件装夹变形,实现了产品零超差交付。目前,这一加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薄壁类零件加工,奠定了公司在国内的技术领先地位。

近几年,王英武带领团队通过自主创新,完成精益改善项目200余项,有150多项已经完成成果转化,累计产生经济效益600余万元;取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。他在实践中摸索、发明的“锥度校正法”、“多活合一车削法”等数十项革新技术,有力促进了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的快速提升。

三、培育匠才,薪火相传

王英武深知实现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和生产制造,铸造强劲“中国心”,不是一个或几个人的事,必须有一大批敬业专注、精益求精、创新创造的高技能人才保驾护航。

他所在的企业车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,凡是新入职的操作者都要经过王英武的“打磨”,才能陆续进入各工种。而新职工们也都知道,只有过了王英武这一关,才算是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匠人,过了王英武这一关,才能为自己从匠人成长为匠才乃至技术领军人物,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。他开设技能专家讲坛,每年为公司培训各类人员100余人次。在公司的支持下,他还参编了《车工培训讲义》、《车工加工技巧案例集》等规范培训教材,使全公司车工培训受益。

通过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一平台,王英武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,累计培养高技能、技术人才30余人,使其成为了培养人才的摇篮和淬炼工匠精神的熔炉。截至目前,技能大师工作室有4人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。一名团队成员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中成绩优异,入选中国集训队。更为重要的是,王英武技能大师工作室引领带动了公司的创新创造,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目前,他所在的企业各类高技能(劳模)创新工作室已达13个,成为行业创新、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制造的坚强脊梁。工作室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,成为全国工人队伍中的佼佼者。

“择一事,终一生”。在车工这个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平凡岗位上,王英武始终如一地践行着“动力强军、科技报国”的使命,始终无悔地弘扬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,始终无私地挥洒着青春汗水,生动诠释着中国新时代知识型、创新型产业工人的人生价值!



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行业人力资源平台系统

业务咨询电话:010-65133322-1321

地址: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6号

版权所有:中国钢铁工业协会

网站技术支持电话:010-65133322-1140

邮政编码:100711

京ICP备 15011807字-1 京公网安备 110401000023